吾御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23章 骊山选址,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,吾御,免费书屋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
皇帝出行,车马仪仗、军卒护卫那是必不可少。

当年秦始皇出游时,刘邦就曾跪在道路旁,看着那些昂贵的车轿,气派至极的排场,羡慕地说:“嗟乎,大丈夫当如是也!”

现在,他也实现了自己当年的梦想。

坐在宽大的六驾马车里,刘邦向坐在他对面的易承问道:“先生以为朕的车驾如何?”

易承环顾一圈,鎏金的漆柱,挂满珍珠的车帘,镶嵌着大块玉石的木雕把手,就不说外面那六匹长相极为俊秀的雪白宝马,光是这样一个车厢,土豪二字的气息就已经扑面而来。

易承想了想最后还是回答道:“雍容华贵,大丈夫当如是也!”

刘邦听闻不禁哈哈大笑,似乎心领神会,笑完之后才道:“朕半年之前去过一次骊山,在星辰宫遗址北侧,见周幽王当年所造烽火台,虽已残破,可依旧雄壮,朕当时便想到,听闻周幽王也是四百年前的人物,不知我大汉国四百年后又是如何光景,上次在大殿之上听到先生说我大汉国四百年后依在,不知先生可否具体说说?”

被一个古人问及四百年后的事情,易承觉得有些怪异。

四百年后的大汉国,基本也就走到头了,最后一位皇帝,那就是汉献帝了,这老兄也是惨,就是一傀儡,先是被董卓挟持,董卓倒了又被曹操挟持,曹操死了,又被曹丕要挟禅位,最后还把自己俩女儿都嫁给了曹丕。

脑海里虽然想的都是些汉朝悲惨的事情,易承脸上却不露声色,只是道:“四百年太远,臣虽可预测,但所测之人事,皆有些模糊,臣只知四百年后的汉国皇帝乃号汉献帝,且臣子颇多,皆是名满天下之辈。”

听到易承这么说,刘邦捋须叹道:“如此甚好...”

从长安到骊山不过几十里路,这条路还有专门的御道,所以车队前进的很快,只用了半天时间,众人就快要抵达骊山脚下。

一路上刘邦不厌其烦地向易承问各种各样的问题,大多都是自己百年之后的事,靠着自己的历史记忆,易承也大概向刘邦介绍了刘氏家族未来会有怎么样的发展。

从文景之治到汉武盛世,从孝宣之治到光武中兴,反正说的是一套一套。

对于易承如此新奇而又言之凿凿的预测,刘邦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,其中令他最感兴趣的还是他第四代的孙子汉武帝。

“说说,朕的第四代孙儿,竟把匈奴人打跑了?”

“正是,汉武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
修仙小说相关阅读More+

大明:我只想做一个小县令啊

手抽的鸡蛋

斯特拉瑟的红色德国

人民元首

我开仙山发家致富养猫猫

乔子澈

武侠之我有最强功法

星云客

大唐:九五至尊

小波波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