吾御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134章 武林三祖之一的司徒玄空,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,吾御,免费书屋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
易承在兰陵山的问道庐住了下来。

张良驾着马车回去了,也去告知张蕤不用再继续调查易承的身世。

荀子对易承很是看中,命府上仆役都要以贵客之礼待之,还给易承备好了客房。

而易承也心安理得的住下,张良答应他帮他捎口信给云娘,他现在没有什么后顾之忧,正好可以在荀子在府上品茗谈天。

人老了,就喜欢回忆往事,荀子也不例外。

易承这个曾经的故人,与荀子如同多年老友再次相逢,话匣子一打开,便收不住,两人在房间里常常一聊便是半宿,畅谈当年往事。

...

“话说当年在汉北与屈原第一次相遇之时,屈大夫还在河边浣纱杵衣,你那时倒也不害怕,上去就要看人家写的《天问》一篇。”

“哈哈,那时确实不知屈原先生在楚国地位,唐突上门,还先质问人家,有失礼节,不过师尊说过,《天问》乃是千古万古至奇之作,吾幼时便能读到如此奇文,也是平生一大幸事...”

...

“那时候李门主在行车途中还给你讲过一篇名为《西游记》的故事,你可还记得那只猴子?”

“哎...吾后来将师尊所讲,全都记述下来,每日翻读,竟是百看不厌,只可惜师尊当年叮嘱,此书莫要流传出去,否则此文现于世间,也是一段佳话...”

...

“李门主逝世之时,还送给韩非李斯一本《道门理综战国策》,那本书你可看了?”

“当然看过,师尊的文笔干练简达,洞悉通透,当年在书中所预测天下局势,如今看来,几乎言无不中...”

只是在一起畅聊了三日,荀子便彻底相信了易承的身份。

虽然易承说的很多话题都是些曾经发生过的小事,可他就如同当事人一样,对当时发生的所有场景、时间、地点、人物事件都有着精确的了解。

就好似当年发生那些事时,他就在旁边看着一样。

荀子自诩记忆无双,几十年前在哪里发生的事,他一般都能记住,而易承不仅记得比他清楚,而且还了解许多他当年不知道的秘辛。

看着易承那具少年人的面孔,荀子却生出一股崇敬之心,此人诸事通晓,智珠在握的言谈举止,竟然和五十多年前逝世的李长安师尊渐渐重合起来。

而且越看越像,恍惚间,竟然令荀子有一种他们就是同一个人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
修仙小说相关阅读More+